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院简介

  人文与新媒体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36年的湖北省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师范科。湖北省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是在中共中央长江局董必武同志的指示下,由我党领导的一所培养抗日干部的学校,为党培养过大批军政人才,被誉为"江南抗大"。

  经过80余年的办学实践,学院现已建成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0人,高职称教师占63%;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人,占全院教师的41%。有湖北省"新世纪***人才"4人,校级学术带头人5人,校级学术骨干3人,2人入选学校"长江人才"计划。先后有4人次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4人次享受国务院***。学院还从国内著名高校聘请了2名***。

  学院现有中文、历史和传媒三个教学系,开办有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和历史学四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和广播电视学专业是校级重点专业。学院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楚文化漫谈》和省级精品课程《现当代文学》,另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学概论》《写作学》《媒介素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7门校级精品课程。学院建有音频制作实验室、平面摄影实验室、图文制作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虚拟演播实验室、荆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等7个实验室,占地近700多平方米,总资产600多万元。

  中国史和中国语言文学两个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还具有教育硕士(学科语文、学科历史)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院建有长江大学楚文化研究院(含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荆楚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湖北省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另有5个校、院级科研平台。楚文化研究院建有兰台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演艺厅。

  学院建有综合资料室和楚文化资料室,收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大型图书,购置有中国期刊网、读秀、国学宝典等网络数字资源库。学院建有省级普遍话培训测试工作站,测试站建有标准化的计算机辅助测试机房,负责校内外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

  近5年来,学院科研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院出版了《荆楚文化研究丛书》《长江人文丛书》等大型学术研究丛书,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近20项,湖北省人文社科项目8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160余万元;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一批有影响的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报刊转载或复印;全院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20多项。

  学院以"励志铸魂,成人成才"为基本理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学风建设。学院先后被湖北省高校工委、湖北省教育厅联合授予"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基层单位"荣誉称号,被湖北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湖北省教育厅党组联合授予"全省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荆州市授予"群体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学院团委被荆州市评为"先进团委"。

  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理论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学院的学生社团组织长江文学社、长江新闻社、长江话剧社均为校级优秀学生社团。近年来,学院有3个班级被评为"湖北省先进班集体";在省、市级各类比赛中共获各类奖项52项。在校田径运动会上,学院5次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江福英同学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获女子50米蝶泳冠军,打破世界纪录。

  学院秉承80余年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尊道贵德,慎思笃行"的院训勉励下,形成了"爱岗敬业,博学善教"的优良教风和"勤学善问,求真求实"的浓厚学风。如今,全院师生正精诚团结,上下求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为祖国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